他是清末秀才,又学新学、兴办教育免学费,
他是中国尤其早的记者,晚清留着长辫就开始采编,
他为严复印过《原富》(《国富论》)的早期版本,
他给还没崛起的商务印书馆支过招,
在他笔下,原来
晚晴时候,从苏州坐船到上海,需三天两夜;
《悲惨世界》初译本居然是苏曼殊和陈独秀合译的;
《晶报》,原来是因为三日一刊,才叫《晶报》
……
《钏影楼回忆录》是民国时期通俗文坛盟主、近代知名作家兼报人包天笑在晚年时写的回忆录,回忆了他亲历的近百年时光。
前半部分叙述其家庭、旧苏州风土,细腻笔调颇似同为苏州人的归有光之《项脊轩志》,感人肺腑;后半部分叙述其在教育事业、报业、出版业的驰骋,细细描绘了上海开埠后的景象、各路人马的开拓,披露不少当时名人趣闻,如严复、张謇、章太炎、苏曼殊等,为各书所未载。
本书不仅是对清末民初激荡时期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的回忆,更是一部揭示那个时代社会变革与人物命运的杰作。
“就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因为多处与主线剧情无关的社会剪影而被称为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钏影楼回忆录》也不啻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风情幻灯片。”